华夏财富网

网站首页 优选知识 > 正文

苏轼生平事迹研究(苏轼生平)

2022-08-17 11:48:16 优选知识 来源:
导读 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苏轼生平事迹研究,苏轼生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...

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苏轼生平事迹研究,苏轼生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出生于眉州眉山。

2、嘉祐元年(1056年),苏轼首次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。

3、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、十九岁的苏辙,自偏僻的西蜀地区,沿江东下,于嘉祐二年(1057年)进京应试。

4、嘉祐六年(1061年),苏轼应中制科考试,授大理评事。

5、治平三年(1066年),苏洵病逝,苏轼、苏辙兄弟扶柩还乡,守孝三年。

6、熙宁四年(1071年),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。

7、王安石颇感愤怒,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。

8、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,被授为杭州通判。

9、熙宁七年(1074年)秋,苏轼调往密州(山东诸城)任知州。

10、熙宁十年(1077年)四月至元丰二年(1079年)三月,在徐州任知州。

11、元丰二年(1079年),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。

12、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表》,这本是例行公事。

13、但苏轼是诗人,笔端常带感情,即使官样文章,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”。

14、这些话被新党利用,说他“愚弄朝,妄自尊大”、“衔怨怀怒”、“指斥乘舆”、“包藏祸心”,又讽刺政府,莽撞无礼,对皇帝不忠,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。

15、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,一时间,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。

16、苏轼得被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,元丰七年(1084年),苏轼离开黄州,奉诏赴汝州就任。

17、由于长途跋涉,旅途劳顿,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。

18、元丰八年(1085年),宋哲宗即位,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,临朝听政,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,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。

19、元祐四年(1089年),苏轼任龙图阁学士、知杭州。

20、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,淤塞过半,“崶台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”,湖水逐渐干涸,湖中长满野草,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。

21、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,动用民工二十余万,开除葑田,恢复旧观,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(今三潭映月)作为标志。

22、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,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,堤有六桥相接,以便行人,后人名之曰“苏公堤”,简称“苏堤”。

23、宋徽宗即位后,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、舒州团练副使、永州安置。

24、元符三年四月(1100年),朝廷颁行大赦,苏轼复任朝奉郎。

25、北归途中,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(1101年8月24日)在常州(今属江苏)逝世,享年六十五岁。

26、扩展资料:苏轼的代表作品介绍:一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27、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,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、气度、功业的追念,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、功业未就、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。

28、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。

29、全词借古抒怀,雄浑苍凉,大气磅礴,笔力遒劲,境界宏阔,将写景、咏史、抒情融为一体,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,曾被誉为“古今绝唱”。

30、原文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31、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

32、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33、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34、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35、羽扇纶巾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。

36、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37、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38、2、译文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39、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

40、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41、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42、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43、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强虏灰飞烟灭。

44、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45、人间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
46、二、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宁九年)中秋在密州(今山东省诸城市)时所作。

47、这首词以月起兴,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,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,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。

48、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,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。

49、原文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50、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51、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52、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53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54、2、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?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。

55、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,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。

56、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,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,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。

57、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,哪像是在人间?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,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,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。

58、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,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?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,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,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。

59、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,即便相隔千里,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。

60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苏轼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曲折。

61、他虽才高八斗,却总不得重用,或因做诗不慎,或因出言直率,一再被他的政敌们抓住把柄,大做文章,害得他在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,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。

62、苏轼一生为官,就任过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知州,也出任过中书舍人、兵部尚书、礼部尚书等朝廷命官,却在62岁高龄时出任儋州(海南岛)别驾(知州的佐官),并且做了将近3年。

63、苏轼有着多年的贬谪生涯,然而他并不灰心丧气,每到一地,总想着造福一方百姓。

64、扩展资料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

65、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66、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

67、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 。

68、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69、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

70、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71、参考资料:苏轼-百度百科900多年来,苏东坡,一直是传奇所在。

72、一生流离失所,却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。

73、他是文学家、美食家、最佳驴友、品酒师、饮茶者、书法家、乐天派、哲学家、妥妥的人生导师……,一张名片都印不完头衔的那种。

74、正如林语堂先生说: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、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、一个百姓的朋友、一个大文豪、大书法家、创新的画家、造酒试验家、一个工程师、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、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、巨儒政治家、一个皇帝的秘书、酒仙、厚道的法官、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。

75、一个月夜徘徊者、一个诗人、一个小丑。

76、苏轼是美食家,到底有多会吃?先来看看被他影响的菜式有哪些——东坡肉、东坡鱼、东坡肘子、东坡豆腐......这还不算完,他还要为自己写一篇《老饕赋》,穷尽毕生生活之经验写出了吃货的终极梦想,不得不令人感叹。

77、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……尤其他的文字,如一杯醇酒,愈久弥香;如一茗清茶,沁入心脾;如一缕阳光,温暖如春。

78、如果,在烦恼中,在艰难中,在痛苦中,在磨难中,在抱怨中……不如,去读苏东坡吧!苏轼二十岁中进士,可谓少年得志,中年以后,从北到南,却是接连被贬,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儋州。

79、就是这跌宕起伏,四海飘零的一生,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,有滋有味。

80、身处顺境,他能享受最好的,能讲究。

81、身处逆境,他能承受最坏的,能将就。

82、份豁达和修养,让我们这些后来人,不由得一赞三叹。

83、在仁宗嘉祐二年,苏轼考中进士,在参加考试的三百八十多人里名列前茅,很多人穷尽一生,也未必能进士及第,可那年,苏轼才只有二十岁。

84、欧阳修对他的文章赞赏不已,但是因为误认为是好友曾巩所写,为了避免闲话,把他列在了第二名。

85、考中之后,考生要修书一封,感谢恩师,苏轼也不例外,欧阳修读完苏轼的信后,他说:“读苏东坡来信,不知为何,我竟喜极汗下,老夫当退让此人,使之出人头地”,他甚至还对自己儿子说,“记着我的话,三十年之后,无人再谈论老夫”。

86、欧阳修的推崇,让苏轼很快就名动京城,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,人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,私下里人们找他题字,宴会上歌女找他填词,人们以为东坡手里会一直握着笔,写他的锦绣文章,谁料想,不久之后,笔被搁下,他被迫抬起犁头,从学士变成了农夫。

87、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因为在一篇谢表中对新法多有不满,因此被新党构陷,寻章摘句,竟然被罗织成欺君罔上的死罪。

88、幸得高太后求情,王安石声援,苏轼才侥幸逃得一死,被贬黄州。

89、苏东坡带着一家老小在黄州落脚,黄州是一个穷苦的小镇子,过去优渥的生活自此绝缘,从云入泥,心理落差之大,外人着实无法想象。

90、因为生活拮据,他不得不开垦荒地,自己种粮食吃,建筑房屋、自己打井、移栽树苗,筑造水坝,俨然老农一般。

91、这是苏轼这一生第一次下地务农,他顶着太阳耕田、插秧、灌溉,以前手里拿着精致的毛笔,书写的是众人称颂的文章,如今却是扶着沉重的牛犁,在山野中耕田。

92、在黄州,因为甚是贫穷,苏轼根本买不起羊肉,没办法,他只能选择吃猪肉。

93、他说: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

94、贵者不肯食,贫者不解煮。

95、早晨起来打两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

96、因为当时猪肉并不好吃,所以苏轼煞费苦心,开发了新的做法,他饶有兴趣的写下《猪肉颂》:洗净铛,少着水,柴头罨烟馅不起。

97、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

98、如今,东坡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,而东坡那份乐观的精神,也鼓舞着在逆境中前行的每一个人。

99、绍圣四年(1097年),苏轼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海南岛,海南地处蛮荒,文教不兴,在历史上从未有人科举及第,于是苏东坡身体力行,办教育、开学堂。

100、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,不远千里追到海南,跟随苏轼学习。

101、即使苏轼在仕途上遭遇了一些挫折,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赞美;他不仅在文学、文化上的造诣很高,生活中的他还是一个非常轻松、谐趣、有趣味的人。

102、他身上有着两极性、对立统一的东西,却又极其丰富,这才造就了我们心目中一个丰满的、有魅力的苏轼。

103、苏轼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,但我们好有一比:他像是河流,渐行渐远,流入大河后,他永远存在;他像明月,虽然在天阴的时候,隐没在乌云的背后,但是他永远会在星空中闪耀,不会暗淡。

104、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,有很多像苏轼这样的人,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学习、体验和体会,就会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领。

105、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出生于眉州眉山。

106、嘉祐元年(1056年),苏轼首次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。

107、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、十九岁的苏辙,自偏僻的西蜀地区,沿江东下,于嘉祐二年(1057年)进京应试。

108、嘉祐六年(1061年),苏轼应中制科考试,授大理评事。

109、治平三年(1066年),苏洵病逝,苏轼、苏辙兄弟扶柩还乡,守孝三年。

110、熙宁四年(1071年),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。

111、王安石颇感愤怒,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。

112、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,被授为杭州通判。

113、熙宁七年(1074年)秋,苏轼调往密州(山东诸城)任知州。

114、熙宁十年(1077年)四月至元丰二年(1079年)三月,在徐州任知州。

115、元丰二年(1079年),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。

116、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表》,这本是例行公事。

117、但苏轼是诗人,笔端常带感情,即使官样文章,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”。

118、这些话被新党利用,说他“愚弄朝,妄自尊大”、“衔怨怀怒”、“指斥乘舆”、“包藏祸心”,又讽刺政府,莽撞无礼,对皇帝不忠,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。

119、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,一时间,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。

120、苏轼得被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,元丰七年(1084年),苏轼离开黄州,奉诏赴汝州就任。

121、由于长途跋涉,旅途劳顿,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。

122、元丰八年(1085年),宋哲宗即位,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,临朝听政,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,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。

123、元祐四年(1089年),苏轼任龙图阁学士、知杭州。

124、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,淤塞过半,“崶台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”,湖水逐渐干涸,湖中长满野草,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。

125、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,动用民工二十余万,开除葑田,恢复旧观,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(今三潭映月)作为标志。

126、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,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,堤有六桥相接,以便行人,后人名之曰“苏公堤”,简称“苏堤”。

127、宋徽宗即位后,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、舒州团练副使、永州安置。

128、元符三年四月(1100年),朝廷颁行大赦,苏轼复任朝奉郎。

129、北归途中,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(1101年8月24日)在常州(今属江苏)逝世,享年六十五岁。

130、扩展资料:苏轼的代表作品介绍:一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131、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,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、气度、功业的追念,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、功业未就、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。

132、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。

133、全词借古抒怀,雄浑苍凉,大气磅礴,笔力遒劲,境界宏阔,将写景、咏史、抒情融为一体,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,曾被誉为“古今绝唱”。

134、原文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135、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

136、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137、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138、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139、羽扇纶巾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。

140、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141、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142、2、译文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143、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

144、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145、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146、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147、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强虏灰飞烟灭。

148、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149、人间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
150、二、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宁九年)中秋在密州(今山东省诸城市)时所作。

151、这首词以月起兴,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,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,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。

152、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,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。

153、原文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154、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155、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156、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157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158、2、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?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。

159、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,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!苏轼于宋bai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du出生于眉州眉山。

160、嘉祐元年(zhi1056年),苏dao轼首次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。

161、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、十九岁的苏辙,自偏僻的西蜀地区,沿江东下,于嘉祐二年(1057年)进京应试。

162、嘉祐六年(1061年),苏轼应中制科考试,授大理评事。

163、治平三年(1066年),苏洵病逝,苏轼、苏辙兄弟扶柩还乡,守孝三年。

164、熙宁四年(1071年),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。

165、王安石颇感愤怒,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。

166、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,被授为杭州通判。

167、熙宁七年(1074年)秋,苏轼调往密州(山东诸城)任知州。

168、熙宁十年(1077年)四月至元丰二年(1079年)三月,在徐州任知州。

169、元丰二年(1079年),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。

170、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表》,这本是例行公事。

171、但苏轼是诗人,笔端常带感情,即使官样文章,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”。

172、这些话被新党利用,说他“愚弄朝,妄自尊大”、“衔怨怀怒”、“指斥乘舆”、“包藏祸心”,又讽刺政府,莽撞无礼,对皇帝不忠,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。

173、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,一时间,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。

174、苏轼得被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,元丰七年(1084年),苏轼离开黄州,奉诏赴汝州就任。

175、由于长途跋涉,旅途劳顿,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。

176、元丰八年(1085年),宋哲宗即位,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,临朝听政,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,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。

177、元祐四年(1089年),苏轼任龙图阁学士、知杭州。

178、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,淤塞过半,“崶台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”,湖水逐渐干涸,湖中长满野草,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。

179、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,动用民工二十余万,开除葑田,恢复旧观,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(今三潭映月)作为标志。

180、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,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,堤有六桥相接,以便行人,后人名之曰“苏公堤”,简称“苏堤”。

181、宋徽宗即位后,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、舒州团练副使、永州安置。

182、元符三年四月(1100年),朝廷颁行大赦,苏轼复任朝奉郎。

183、北归途中,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(1101年8月24日)在常州(今属江苏)逝世,享年六十五岁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版权说明: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
标签:




热点推荐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